2日,南平市在武夷新區舉辦“兩山”理論實踐與創新高峰論壇,邀請專家學者通過實地調研,總結南平踐行“兩山”理論的創新實踐,共同研究探討“綠水青山”轉化為“金山銀山”的科學機制和路徑。論壇集中展示了南平“兩山”理論實踐與創新的成果,現場發布由中國工程院“生態文明建設”國家戰略重大咨詢項目課題組編制的《南平市生態文明治理現代化探索研究報告》和水利部水利水電規劃設計總院編制的《水美城市建設規劃編制導則》。
今年是習近平總書記“兩山”理論發表15周年,是福建“生態省”戰略實施20周年,也是福建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的評估驗收之年。近年來,南平認真踐行“兩山”理論,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,探索建立邊界清晰、權責明確的國有自然資源資產管理體系,建設國有自然資源資產管理體制改革試點;系統謀劃推動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路徑,推進生態產業化和產業生態化,形成了“選產業、補短板、延鏈條、強保障”的基本思路,創造性地構建了以生態文明治理現代化為目標,以綠色發展考核評價體系為導向,以選準做優與綠水青山相得益彰的現代綠色農業、旅游、健康養生、生物、數字信息、先進制造、文化創意等七大綠色產業為支撐,以在全國首創的“武夷品牌”“生態銀行”“水美經濟”三項創新為動力的“1173”綠色發展體系,探索一條“機制活、產業優、百姓富、生態美”的綠色發展新路,交出一份踐行“兩山”理論的南平答卷。
會前,與會院士、專家系統梳理總結南平市踐行“兩山”理論、推進生態文明治理現代化、加快綠色高質量發展的創新實踐。在實地調研基礎上,經咨詢研討,形成《南平市生態文明治理現代化探索研究報告》。專家組成員一致認為,南平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、破解農村產權改革難題、生態文明治理現代化、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等方面提供了可復制、可推廣的南平經驗,為全國生態資源富集后發地區踐行“兩山”理念提供了示范。并建議南平在現有探索的基礎上,進一步深化生態文明治理現代化的內涵與重點,完善“政府主導、企業主體、全民參與、黨建保證”的南平經驗,持續深化改革特別是市場化運作力度,提升南平生態文明治理現代化探索的理論價值,為建設美麗中國、推進生態文明治理現代化作出更大貢獻。